所在位置:損害度與適應-森林 /適應策略

 

環境變遷對森林衝擊的適應評估方法


森林既然對大氣中的CO2有龐大的吸存功能,在環境變遷影響森林吸存CO2的前提下,妥善規畫土地利用及森林經營部門的發展策略,將可維繫森林的面積、林型與樹種。 配合IPCC土地利用變遷林業部門溫室氣體吸存、釋放之試算表,評估溫室氣體對林業的衝擊,假設情境乃當CO2模式濃度增加,溫度亦隨之增加,則以Holdridge的原則為株型、生態區劃分區域,觀其種類、位置與面積之變化,地覆種類面積之變動,及林木生長量變化之情形。

  • Holdridge模式應用於台灣地區之生態區分類 

    藉由Holdridge生態區分類模式( Holdridge life zone classification model),配合台灣近年來的氣候與土壤地形等屬性資料,以及IPCC方法之生態區分類,可模擬未來台灣地區的氣候變遷模式。其研究方法為 : 

    1. 利用氣象觀測、森林調查樣區及數值高程地形的資料,以不同的空間推估方法(spatial interpolation),由觀測站調查樣區的點資料推估至面(網格)的資料。

    2. 再以Holdridge生態區分類模式,依生物溫度、年降水量,將台灣地區作生態區之分類,探討其模式應用於台灣地區的情形。

    3. 應用林務局第三次資源調查之地面調查樣區中的地形、氣象、土壤資料,推算各生態區當時的樹種組成、林分結構與蓄積量 ; 將生態分區圖結合台灣的林型圖,明瞭台灣各生態區與土地利用型(林型)間的關係。

    4. 進行假設情境模擬,以溫度增加l°C、2°C、4°C時,各網格之溫度、濕度如何變動,如何影響Holdridge生態區種類、面積與分布,再以基準面的Holdridge生態區之土地利用型、樹種別比例為依據,進行各模擬情況之種類、面積分布比較。

    5. 配合過去森林學家對台灣林木樹種生長的研究成果所建立的生長模式,以整合林型、樹種及永久樣區之氣候、土壤、地形等環境因子的反應,預測樹種組成、林分結構和生產力。

    6. 進一步結合全球大氣環流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GCM )之預設氣候變遷情境,模擬氣候變遷對林業部門土地利用部門的衝擊評估,並提出各部門具體的防制策略,全面檢討我國未來配合氣候變遷下林業與土地利用的發展策略。


本網頁最後維護日期199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