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經濟評估


國家基本資料__自然環境現況

 

  1.  地理位置

台灣省位於亞洲大陸棚的東南邊緣,係由台灣本島和其周圍一些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等大小島嶼組成;在地球的經緯座標中,台灣地區的幅員最東是宜蘭縣釣魚台列嶼的赤尾嶼,東經124度34分09秒;極北為宜蘭縣釣魚台列嶼黃尾嶼,北緯25度56分21秒:極南則為屏東縣桓春鎮的七星巖,北緯21度45分乙秒,由此可知,台灣地區東西寬跨經度5度16分6秒,南北寬則跨緯度4度11分4秒,而此回歸線通過台灣本島中部嘉義縣水上鄉。台灣的面積依據民國78年內政部之統計提要為36000.609平方公里,其中台灣本島的面積為35873.196平方公里。

    台灣為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海峽最窄的地方 只有130公里,水深平均100公尺,多不超過200公尺,海底坡度非常平緩。  

  1. 地形特徵

 臺灣本島的形狀呈紡錘狀,其長軸方向自北向南延伸,南北兩端向東 彎曲,呈極緩之弧形,凹面向太平洋。臺灣島北起富貴角至鵝鑾鼻長約394公里,東西寬度如果取濁水溪口到秀姑巒溪口的直線距離約140公里 ,而最寬處可達144公里。

    臺灣的海岸線極其單純,總長1566.3489公里,其中臺灣本島海岸線長1139.2483公里,海岸大都平直,除高雄、基隆外,缺乏優良港灣。 中央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脈、玉山山脈及海岸山脈五大山脈皆成南北走向,山地及丘陵地佔全島三分之二以上,若依坡度不同而分, 則坡度10% 以下的土地佔16.03%A其餘50%山地坡度在40%以上。 以面積而論,平原地區面積計9489.90平方公里,佔總面積26.36%,山坡地面積計9686.88平方公里,佔26.91%, 其餘都是高山地區面積計16823.28平方公里,佔46.73%。 
    平原地區包括臺北盆地、新竹平原、竹南沖積平原、苗栗河谷平原、臺中盆地、彰化平原、嘉南平原、高雄與屏東平原、花東縱谷平原及蘭陽平原,是農耕地資源主要地區。 山坡地介於平地與高山林地區之間,地形複雜,標高100公尺以上或坡度在5%以上之地區。 高山林地區則屬等高線在1000公尺以上的高海拔地區主要為國有林保安林及試驗林地。  

  1. 地質

     臺灣本島正好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接觸帶上,接觸位置在本島花蓮與臺東之間的臺東縱谷,此縱谷為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分界線,縱谷以西屬歐亞板塊,以東即為太平洋板塊。由於板塊運動,太平洋板塊向西移動,至此遇歐亞板塊的阻擋而轉入地殼成為隱沒帶,當此原本遠在臺灣本島東南方之板塊向西北活動之結果,造成海岸山脈隆起。就地質構造而言,臺灣與大陸乃同屬於歐亞板塊東緣的一個單位,而狹長的海岸山脈則屬於另外一個構造單位。

      臺灣的地層係以第三紀的海相積層為主體,主要分佈於西部地區;中央山脈東半部則為中生代及古生代變質岩地層所組成;另外臺灣北部大屯山一帶、海岸山脈部份及本島附近的島嶼,主要由安山岩質的熔岩流、集塊岩及凝灰岩所組成的。台灣由於受到東側海洋板塊不斷擠壓,因而產生造山運動,地表不斷的在隆起當中,恆春半島的上升率,根據碳十四同位素定年法測定,平均每年上升即高達0.5公分,而中央山脈的上升率也有類似之結果。因此台灣本島為一地質年代甚輕的褶皺山脈地區,區內高山疊起,山脈的走向與島的延長方向近乎平行。

    本島東西兩岸的水平距離140 公里,其海拔高度則由海平面上升至3,950公尺,其中超過三十公尺以上的高山達二百多座,地形起伏的變化很大,且高度極為陡峭,島內多高山少平地。全島的平均高度約660公尺,平均坡度達14度14分,平均每平方公里的相對高度是312公尺。就高度分析來看,一百公尺以下的面積僅佔全島面積30%。一千公尺以下的土地面積佔.69.1%,二十公尺以下的土地面積佔89.7%,三千公尺以下的土地面積佔99.1%,而三十公尺以上的土地面積只佔0.9%。因此顯示出台灣是個高山島嶼,而非高原性的島嶼。而許多高峰的存在,即代表激烈造山運動和河川侵蝕作用所留下的痕跡。 台灣的山地面積約佔全部面積的70%,包括中央山地的高山地區和旁邊的淺山丘陵台地區,中央山地主要分佈於本島中央地區,呈南北延伸方向縱貫全島,包括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和阿里山山脈,具與東部的海岸山脈合稱為台灣約五大山脈。 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幹,北起蘇澳,南迄鵝鑾鼻,形成本島脊樑,也是台灣東西部河川的主要分水嶺。而高度在一百公尺以下的平原低地區約佔全部面積的30%,大都位於近海和河流的兩側地區,主要分佈於西部地區。

    臺灣地形依照地勢的高低及距離遠近,可分五個大地區:高山林地區、淺山丘陵區、沿海地區、平原地區及外圍島嶼區。茲將各區特殊的地形特徵分述如後:  

(一)高山林地區

      指海拔高度在一千公尺以上之山地區。本區分布於本島之內陸地帶,總面積約 一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幾佔臺灣島之半,此區包括四大山脈系統:

    1. 中央山脈:北起蘇澳、南止鵝鑾鼻, 呈北北東至南西西走向,縱貫全島, 長達330公里,為臺灣本島最大最高的山脈,有臺灣屋脊之稱,亦為最主要的分水嶺,著名高峰如南湖大山 (3740公R)、中央尖山(3703公尺)、合歡山(3416公尺)、奇萊主山(3559公R)、秀姑巒山(3805公尺)、關山(3666公尺)等,中央山脈的東側非常陡峭,每公里可降120 公尺,岩石以較硬之變質岩較多,西側山勢緩和,岩石種類以板岩及砂岩,頁岩類為主。

    2. 雪山山脈:位於中央山脈的西北,北起三貂角,南止八仙山,與玉山山脈為界,為北部地區河流之分水嶺,惟以岩石大部分屬砂岩、頁岩,質地鬆軟,易受河流侵蝕,所以分水嶺已有慢慢西移的現象。地勢較申央山脈已減低許多,二十以上高峰已不多見,僅在南段有大霸尖山(3490公尺)、雪山(3884公尺)、大雪山(3529公尺)等數座而已。

    3. 玉山山脈:亦位於中央山脈西側,北以八仙山與雪山山脈為界,南達屏東平原斷層線。昔日曾為臺灣西部河流的主要分水嶺,後因岩石質地鬆軟,經長期侵蝕,分水嶺已向東移至中央山脈。雖然如此,山勢仍相當高,以玉山主峰為臺灣島第一高峰(3952公尺),其他尚有南玉山(3381公尺)、邵大山(3178公尺)等高峰。

    4. 阿里山山脈:位於中央山脈西側,高度下降更多,已無二十公尺以上高 峰。分佈範圍亦小,南達曾文溪上游 東北,西與丘陵地帶為界。有斷層通 過,此斷層從嘉義附近北上,經臺中盆地東緣到苗栗縣境三義後,向東折向大湖,為臺灣西部最有名的大斷層,造成臺中盆地。其東與中央山脈交界處,亦有一系列斷層隔開,常造成縱谷與盆地:如埔里盆地群即為一例,所以整個阿里山山脈,界限明顯,範圍狹小,地勢較低,有孤處一力的局勢。  

(二)淺山丘陵

      指海拔高度一千公尺以下、一百公尺以上的山坡地區:或海拔一百公尺以下坡   度在百分之五以上之地區。

    本區的丘陵、台地位於高山帶外圍,總面積約九十七百平方公里,丘陵主要分 佈在西部,從北向南重要的丘陵有:飛鳳山丘陵、竹東丘陵、竹南丘陵、苗栗 丘陵、斗六丘陵、嘉義丘陵、新化丘陵、恆春丘陵,其中以竹南丘陵及嘉義 丘陵兩區範圍最廣。此丘陵地帶為臺灣礦源較豐富的地方,此種地形分佈,本 身已甚零星,再加上河流出高山帶流下,往往切穿此區,且斷層頻仍,使丘 陵地帶成為極度破碎而崎嶇的地域。

    在丘陵區中,有兩個地方與上述八個丘陵區格格不入,而自成一體者,即東部的海岸山脈與北部的大屯山區。海岸山脈大部分皆低於一千五百公尺,呈較低緩的丘陵地區。岩層大部分為砂岩、頁岩及火成岩組成。其西以臺東縱谷與中央山脈為界,成南北走向,北起於花蓮溪出口以南,南止於臺東之北,長148公里。秀姑巒溪源於中央山脈,自瑞穗向東切海岸山脈而出海,將海岸山脈分為兩段:此段高度較低,約500公尺左右,南段較高,可達15O0公尺,且逼近海岸,傲然聳立,自太平洋觀之,有高不可攀之勢。大屯山區則孤處於北部一隅,為火山錐形成的山丘,西南以臺北盆地與雪山山脈隔開,自成一體系。主要山峰有七星山(1120公尺)、大屯山(1081公尺)、觀音山(612公尺)。

    至於臺地,則主要分佈於西部。從北而南主要有林口臺地、桃園臺地、中壢臺 地、湖口臺地、后里臺地、大度臺地、八卦臺地及恆春西方臺地。臺地亦呈零 星分佈,地勢較丘陵地低而平,大致位於丘陵地西側,與丘陵地一樣;多被紅 土掩覆,但礫石含量尤較丘陵地為多。  

(三)沿海地區

      指距離海岸平均高潮線往內陸推移三公里或第一條山稜線的近海岸地區。

    臺灣的海岸地形,由於本島大部分呈緩慢上升,且山脈走向及構造線,均與島 形平行,大致呈南北走向,所以臺灣的海岸線短促而且平直。臺灣本島的海岸 線長約1139公里,若比較具面積,平均每平方公里海岸線不過32公尺,比例之低實為世界上其他島嶼所罕見。 本島海岸依其升降及海岸岩層組成性質,大致可分為四類:

    l. 東部斷層海岸:北起三貂角,南止恆春半島之南端。整個東部海岸,除蘭陽平原及卑南溪口為較廣闊的沙岸外,其餘大部分為岩岸地區。山脈走向與海洋大致平行,造成平直的崖壁,缺乏港灣及島嶼。

    2. 西部隆起海岸:從淡水河口至枋寮,這段海岸在構造上屬上升海岸,因濱臨沖積平原,故為沙岸,因此海岸平淺單調。又因大河流均在西部入海,故堆積地形盛行,如沙灘、沙洲、砂嘴、鴻湖、乃至於大規模的海埔新生地,造成平直沙岸,水淺而少深的港灣。

    3. 北部升降混合海岸:由三貂角至淡水河口,此段海岸雖不長,卻最複雜,既有岩岸也有沙岸,是上升也是下降。本區在地質年代中曾數度升降,由野柳附近的海蝕平臺、各種蕈狀石即石門的海蝕洞,足證本區有海岸上升的現象;本區多島嶼、岬角及深灣;基隆港即利用下沈谷灣所築成。

    4. 南部珊瑚礁海岸:主要分佈於南部海岸,北部及東部亦間或有之。海階分佈發達,屬於上升海岸,其特徵平直而少海灣,只因珊瑚礁發達,故另具一型。其珊瑚礁之出現海面足證海岸之相對上升。  

(四)平原盆地區

    指海拔高度在一百公尺以下,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下之平原地區及四周有山地丘 陵環繞、中間低平的盆地地區。

    臺灣島平原地區包括大平原、三角洲、 河谷平原。由北而南主要有:蘭陽平原、新竹沖積平原、竹南沖積平原、苗栗河谷平原、濁水溪沖積平原、清水彰化沿海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恆春縱谷平原。東部地區有:臺東三角洲平原、臺東縱谷平原、花蓮海岸平原、和平溪三角洲平原、大南澳溪三角洲平原。其中臺東縱谷平原為斷層作用造成,蘭陽平原與屏東平原則是位於島弧內側深溝地帶,亦為斷層下沈地層,以後均再經河流沖積而成。主要的盆地有: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及埔里盆地群,均為斷層下陷所形成,夾於丘陵地與臺地平原之間,後來亦經河流沖積而成。  

(五)外圍島嶼區

    指臺灣本島之外圍之澎湖群島、琉球嶼、綠島、蘭嶼、龜山嶼、基隆嶼、彭佳嶼、棉花嶼及花瓶嶼、釣魚臺列嶼等島嶼。

    臺灣本島外圍分佈的許多島嶼中,以澎湖群島範圍最廣,位於臺灣海峽中心, 為基性火成岩,由海底露出海面所形成的方山,後經侵蝕成為今日的六十四 島,除花瓶嶼外,岩石均以玄武岩為主。至於其他島亦皆為火山噴出物,後 露出海面所造成的。

  1. 氣候特徵   

     台灣的天氣型態大致可分為七種:

  • 東北季風 

    每年九月中、下旬,位於蒙古高原的極地大陸冷高壓開始建並逐漸加強南下遷入台灣地區。台灣附近的東北季風逐漸加強,十二月到隔年一、 二月為東北季風的極盛時期。此東北季風型的天氣將一直延續到五、六月,直到西南季風開始在中南半島建立並逐漸入侵台灣地區,大陸冷高壓才開始逐漸減弱北退。台灣受東北季風影響,當雲系南下遇到地形抬升時,在北部常有降水。

  • 春季高壓 

    大多發生在大陸高壓減弱後,春季時,常有高壓在大陸沿海盤據,或為高壓分裂出海,台灣位於高壓槽下,常有雲帶伴隨,易有短暫性降水的生成。

  • 太平洋高壓控制(局部降水) 

    六月下旬,西太平洋高壓明顯西伸並控制台灣地區,東北季風型的天氣形態結束。此時太平洋高壓與西南季風為影響台灣天氣的主因,此種天氣形態將一直維持至九月中旬東北季風再度南下為止。台灣地區在太平洋高壓控制下,由於夏季溫度較高,對流旺盛,局部地區常有午後雷暴雨產生。

  • 春天及梅雨季鋒面 

    發生在每年的五、六月,通常在華南生成,常有一狹長的鋒面雲帶自大陸東南延伸至日本,而後逐漸東移至台灣後逐漸消散,台灣地區常有暴雨或雷雨產生。

  • 秋冬季鋒面 

    與東北季風產生之季節頗為類似,惟此時大陸性高壓較偏東,台灣地區易受東風影響,在東海附近有雲帶生成,台灣地區常有暴雨或短暫雨。

  • 華南及南海低壓 

    大多發生在夏季,當華南地區或南海有一低壓盤據時,隨著西南氣流,帶來旺盛的水汽,台灣地區常有暴雨或雷雨生成。

  • 颱風外圍環流

    發生在夏秋季,颱風外圍環流之雨帶常給台灣地區帶來大量之降水。  

  1. 水文

(一)水質

  l﹒河川水質監測站網

    臺灣省環保處為建立臺灣省河川水質之長期資料,掌握河川水質之污染狀況及其變遷情形,自民國六十五年起辦理河川水質取樣及檢驗工作。根據臺灣省河川水質年報,民國八十五年河川水質監測工作,共完成七十八條河川,二百四十六個水質監測站,取樣及檢驗之河川如下所列:

       

 (1)北部地區

磺溪、大漢溪、三峽河、橫溪、南崁溪、茄苳溪(桃園縣)、老街溪、社子溪、鳳山溪、茄苳溪 (新竹縣)、福興溪、鹽港溪、頭前溪、油羅溪、上坪溪、客雅溪、雙溪、得子口溪、蘭陽溪、冬山河、新城溪、蘇澳溪、南澳溪及和平溪               等,共計二十四條河 川,八十一個水質監測站。

       

(2)中部地區

    中港溪、南港溪(中港溪支流)、 後龍溪、西湖溪、大安溪、老莊溪、大甲溪、烏溪、貓羅溪、大里溪、南港溪(烏溪支流)、筏子溪、鹿港溪、濁水溪、清水溪、新虎尾溪及北港溪等,共計十七條河川,六十二個水質監測站。

       

(3)南部地區

    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曾文溪、菜寮溪、鹽水溪、許縣溪、二仁溪、三爺宮溪、阿公店溪、高屏溪、旗山溪、美濃溪、濁口溪、隘寮溪、武洛溪、牛稠溪、東港溪、林邊溪、率芒溪、枋山溪、楓港溪、四重溪、保力溪及港口溪等,共計二十六條河川,七十七個水質監測站。

       

(4)東部地區

     立霧溪、三棧溪、美崙溪、吉安溪、花蓮溪、木瓜溪、秀姑巒溪、卑南溪、太平溪、利嘉溪及知本溪等,共計十一條河川,二十六個水質監測站。  

    河川取樣頻率,主要河川以每月一次為原則,其他河川以每季一次為原則。此外,為配合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計畫,大漢溪部分則為每月採樣二次。檢驗項目包括水溫、濁度、電導度、pH值、懸浮固體、氯鹽、氨氮、溶氧量、生化需氧量及化學需氧量,部分河川並檢驗大腸菌類密度、陰離子界面活性劑及重金屬(如鎘、錨、銅、鉛、鋅、汞等)。

       

2﹒河川水質現況:

     臺灣地區大小河川計129條,其中主要河川1001條,次要河川29條,普通河川79條。環保機關在主、次要河川定期進行水質監測,並以溶氧量、生化需氧量、懸浮固體及氨氮等四個水質參數評估污染程度。依八十五年水質調查結果,50  條主次要河川中,其下游河段未受污染者有20條佔40.8%,輕度污染者7 條佔14.2%,中度污染者11條佔22. 5%,嚴重污染者11條佔22.5%,亦即臺灣地區主次要河川下游河段有29條(佔59.2%)受到不同程度之污染。若以污染長度表示,在河川總監測長度2,911.71公里中,未受污染河段長1,181606公里佔62.37%,輕度污染河段302.44公里佔10.39%,中度污染河段長358.58公里佔12.31%,嚴重污染河 段長434.63公里佔14.93%,顯示臺灣河川有27.24%河段長度受中度以上污染。臺灣地區主次要河川歷年水質污染狀況之統計分析詳如下表

(二)水庫

      行政院環保署為瞭解台灣地區水庫水質狀況,自八十二年度起就主要水庫進行   水質監測,八十五年間分北、中、南三區於二十座主要水庫共140個監測 點,進行四次採樣檢測作業,並使用 Carlson.sTSI以透明度、總磷及葉綠素等三項參數評估優養程度,由於去年 七、八月間賀伯颱風挾帶大量降雨沖刷造成各水庫水質透明度降低,致使水庫優養指數偏高,各水庫水位及TSI值 (如圖),各水庫Carlson'sTSI值彙整如下表。

    根據八十五年全年監測結果顯示,仍以南部地區阿公店、澄清湖及鳳山水庫優 養程度較嚴重,鳳山水庫及澄清湖水庫均屬雕槽水庫,集水區面積有限,其水 源主要分別引自東港溪及高屏溪,可能與該兩條主要河川流域內之畜牧養殖業 發達有密切關係。中部地區以日月潭及霧社水庫水質較佳,德基水庫係為一 狹長型水庫,由監測結果並參考德基水庫管理委員會送署之監測結果其水庫水 質尚佳,惟於梨山污水排放及鄰近坡地果園栽植影響而造成水質優養化。

    北部地區翡翠水庫監測結果平均約處於普賽至輕度水質狀態,而石門、寶山及 明德等水庫別的處於普養至優養狀態;新山水庫水質狀況亦處於普養至優養狀 態。

    比較歷年監測平均結果,仍以南部地區之阿公店、澄清湖及鳳山水庫水質優養 情形較嚴重,而南化水庫則約處於普賽狀況,中部地區則以仁義潭、蘭潭、德基等水庫有優養化現象,但日月潭及霧社等水庫則均為貧養狀況,北部地區之 翡翠水庫別的處於貧養至普養狀況,而石門水庫別約為普賽至優養狀況。

    臺灣地區因各水庫之設置目的及主管機關不同,對於水質要求之程度亦有所差 異,目前除臺灣省白來水公司定期對該管十餘座水庫定期執行監測外,翡翠水 庫及德基水庫亦定期執行監測作業;為確保臺灣地區珍貴之水資源,對於水資 源水質與水量之瞭解須並重,水庫管理單位負責水庫水資源管理,對於所供應 之水量與水質均應掌握,為此,環保署已要求各水庫管理單位白八十六年元月 起按季提供監測結果報送各轄區環保機關,以隨時掌握水質狀況。

(三)地下水

      臺灣本島地下水之主要含水層為未固結之沖積層,包括平原、沿海地區、河  谷、台地等地區,組成分以礫石、砂 粒、泥質為主,地下水資源分區多以地
      形為單元及見有沖積層分布地區。

    臺灣地區目前劃分之地下水資源區有九個區,外含澎湖群島總共計有十個區。兩地下水水質之監測及水質現況概述如下:

    臺灣省政府環保處民國八十四年對全省93取水井採樣二至四次,檢驗項目包括水溫、電導度、pH值、氯鹽、總硬度、鐵、鎰、鎘、餡、銅及 鋅等共十一項,部份地區如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屏東縣、宜蘭縣及台東縣等地再加檢驗砷,下表為民國八十四年臺灣省各縣市地下水水質檢測結果與自來水木質標 準,灌溉用水水質標準的比較情形, 其中電導度在自來水水質未訂有標 準,故沒有比較,鉛未檢出超過標準故未列出,以下簡單評述各項水質比較情形:

    (l)pH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pH 值在6.5--8.5,水樣不合格比率偏高之縣市(超過總平均12.8%以上者)有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市、宜蘭縣,高雄縣:灌溉用  水水質標準要求pH值在6.0- 9.0,水樣不合格情形發生之縣市有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市、高雄縣。

    (2)鐵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在0.3 mg/L以下,水樣不合格比率偏高 之縣市(超過總平均34.3%以上者),有台北縣、桃園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屏東縣;灌溉用水則無是項 水質標準。

    (3)錳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在 0.05mg/L以下,水樣不合格比率偏高之縣市(超過總平均42.1% 以上者有台北縣桃園縣、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屏東縣;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在2.0 mg/L以下,水樣不合格情形發生之縣市有台北縣宜蘭縣。 

    (4)鉻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 0.05mg/L以下,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在0.1mg/L以下,所有水樣沒有不合標準者。 

    (5)鎘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在0.01mg/L以下,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在0.01mg/L以下,沒有水樣不合格者。

    (6)銅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在1.0 mg/L以下,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在0.2mg/L以下,沒有水樣不合格者。

    (7)鋅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在5.0mg/L以下,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在2.0mg/L以下,沒有水樣不合格者。

    (8)砷值:自來水水質標準要求在 0.05mg/L以下,不合格比率偏高縣市(超過總平均22.6%以上者)有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灌溉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在 1.0mg/L以下,無不合格情形發生。

    整體而言,水樣檢測不合格率以鐵、錳、砷出 現情形較高,其次為pH,若與上個年度比較,鐵為30.9%,錳為43.9%,砷為22.1%,pH為 12.2%,比較之下,砷不合格率有降低情形,鐵、錳、pH值不合格情形略有增加,惟整體水質變化不大。

     
  1. 土壤


(一)主要土壤分佈與特性

       

    臺灣地區地質成因複雜,加上地形、地勢多變化,以所生成之土種類繁多,分佈上也零碎,依其表、裡層條件的異同,共歸納成十五大類為臺灣較具代表性主要土壤。茲將十五大類土壤依圖例序說明如下:

    l﹒石質土: 乃成土母岩只經物理或化學,或二者兼而有之的風化作用所生成之尚無發育現象的土壤物質,其內容和外觀,乃為成土之初的母岩和岩質的混合體,多發生於山區坡度陡峭的地方。石質土一般都很淺,含石量超過 75%,排水、通氣等物理性質良好, 化學性質則隨其母岩種類及風化程度等而異,利用上因石質土本質不安定,不適農、牧用途,只宜造林以保育國土資源。

     2﹒灰壤:  在低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土壤物質發生灰壤化作用而生成的。多發生於海拔高度二十公尺以上之砂岩地質帶山區針葉林地上。灰壤之特色為具有  一數公分厚之灰壤化作用漂白上層,下接一厚層之暗色至巧克力包心土層,乃腐植質和鐵鋁化合物的洗 入、澱積層,其表層、亞表層之鹽基物多被淋洗殆盡,故鹽基飽和度低,酸性強,肥力貧瘠,由於灰壤多發生於國有林地,不作農牧使用。

     3﹒灰化土:  也稱灰色森林土或稱灰色準灰壤,其生成環境和灰壤者近似,只雨量相對要少些或成土母質的質地較細緻,淋洗效果有限,灰壤化作用的程度也較輕微。多發生於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山區,灰化土一般尚有明顯的漂白上層,但腐植質和鐵鉛化合物的洗 入、澱積層則若有若無。其物理、化學性質和灰壤差異不大,其分佈領域亦都在國有林地之內,並無農牧使用。

       

     4﹒暗色崩積土:  係由鄰近高地上的土壤物質因滾落、滑降、崩坍等位移作用而漸次堆積而成的。由於崩積發生時間尚新,位移過程中所夾雜者,多屬沿途地表的疏鬆表土及植體,有機物質含量豐沛,土包深暗故以名之,多發生於山區坡度較陡的崩積坡上。通常含石量高達 50%以上,且位移痕跡明顯,發育不彰,土壤空隙多,結持力疏鬆,排水、通氣等物理性佳,有機質含量較高,肥力屬中上,為山坡地各類土壤 中生產力較好的土壤,不過多成土於陡峻地段,應以種植不需勤耕又有地 表敷蓋的長年果樹為宜。

     5﹒淡色崩積土:  由於崩積時間較久,原先夾雜之有機物質已分解殆盡,再加上淋洗效應已明顯,故土色較鮮明呈棕色以至黃棕色,多發生於山區坡度較緩和的崩積地形上。因風化作用的續行含石量已減少至25%左右,結持力較密實,  惟排水通氣等物理性尚佳,肥力狀況則較遜,惟若能合理利用土地,並配合適當之水土保持措施,乃不失為坡地上理想的農牧用地。

     6﹒幼黃壤:  係母岩原地風化為成土母質後,開始進入初期發育階段的土壤,為國內最年輕的定積土。多發生於北部,特別是臺北縣和基隆市的火成岩與砂頁岩等地質帶上次生林的淺山區。本類土壤由於發生的時間尚短,除土層較淺與排水良好等外,一般性質多隨其母岩來源及風化程度等而不同,土壤易沖蝕,不論做何種農牧利用,必須有適度的水土保持措施來配合。

     7﹒黃壤:  幼黃壤經過相當時間的明顯發育後,即為黃壤。因其淋洗效應已達相當程度,除土壤顆粒組成中的粘粒明顯向下移動外,鹽基的流失亦便土壤顏色  呈現黃、黃棕或紅棕色,一般理化性質已擺脫母岩、母質的影響。多發生於淺山,丘陵地上坡度較和緩之處。黃壤之排水等物理性尚良好,但鹽基流失,一般酸性大,肥力亦差,利用上須配合適當之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土壤沖失,不論作何種農牧利用,土壤酸性及肥力等之調整是關係土地生產力重要課題。

     8﹒紅壤: 主要發源自第四紀的洪積層物質,長期以來在高溫多而且乾濕季節分明的條件下,經磚紅壤化作用而生成之紅棕至紅色約土壤。主要分佈於西部洪積台地上,是國內已知最古老的土壤。紅壤土層深厚,構造明顯而完整,排水、通氣等物理性良好,但酸性強,肥力條件貧瘠,且粘拉下移和積聚,底土質地粘重密實。利用上須調整土壤酸度、物理性及肥力狀況,才能發揮生產力。

     9﹒紅壤衍生物:  即以紅壤為成土母質而衍變生成的土壤。主要有二類,一篇紅壤母質沖積土,多發生於北部洪積台地的近世新沖積地形上;另二類為退化紅土,只見於嘉義民雄郊外的洪積低台地。由於此類土壤多發生於地勢較低窪的沖積地段,多屬於排水不完全或不良,利用上以土壤排水的改善為首要課題。

    10﹒黑色土:  凡整個土壤剖面呈黑色或黑色上層佔大部份者即稱為黑色土,只區域性的局部分怖於兩地方,其一篇台北陽明山一帶之火山灰的黑色土,另一篇東部海岸山脈兩側之火成岩混同泥岩生成的黑色土。國內的火山灰土壤由於發育時間尚不夠久遠,雖有構造但多屬屑粒狀者,結持力疏鬆性脆。只適於有地表覆蓋之長年果樹,不宜勤耕性之農業利用。火成岩混同泥岩的黑色土,是花、東兩縣主要土壤之一,通常土層深厚,保水、保肥力強,但質地粘重,內部排水不佳,雨季每呈泥濘,旱季時土壤易龜裂,耕性不佳,利用上土壤水分管理是主要問題。

    11﹒老沖積土:  土壤物質經沖刷後為溪流河水所攜帶,沿途漸次澱聚或淤積而固定時,既為沖積物質,經相當時間的發育,土壤顏色有所改變或形成起碼構造或兩者兼而有之,就稱為老沖積土,是臺灣主要的耕地土壤之一。其分佈自  北、基工縣山麓準平原上的安山岩老沖積土,部分蘭陽平原和花東縱谷西側沖積段丘上的片岩老沖積土,北部一生老河床與中、南各縣市之西部麓山帶前沿之低台地的砂頁岩老沖積土,及濁水、大肚二溪兩岸、高屏溪以南至斯本溪間隆起平原上的粘板岩老沖積土等。老沖積土雖有相當程度的發育.,但無固定的沖積規則,其間性狀差異甚大,利用上以因地制宜,分別採取有效對策。

    12﹒新沖積土:  土壤沖積物初告安定,尚無起碼的發育徵象,軌可算是新沖積上。其顏色及一般理化性質仍具母質原有特色,也無自然而成的構造可言,亦屬主要耕地之一。其分佈大致與老沖積土如影隨形,只是新沖積土發生位置之地勢較低,較靠近溪河流水或濱臨海岸而已。土地利用亦以因地制宜為原則。

    13﹒混合沖積上:  混合沖積上之發生屬自然沖積物質的漸次運積而成。其沖積物質不是單一地質產物來源,至少由二種以上之相異岩類的風化物質所混合組成的,由於組構物不純,難從土壤的表徵去推論成土歲月,故無老、新之分。主要有二大類,其一篇散佈於海岸山脈兩側沖積地形上的沖積土,另一為西部大漢、頭前、大安、大度、濁水、虎尾、楠梓仙、老濃等大小溪流兩岸的砂頁岩粘板岩混合沖積土。因沖積、運積的本質使其性狀不規則,其利用須詳查土壤資料,了解後再因地制宜 為宜。

    14﹒台灣粘土:  主要是指南部地方俗稱「看天日」土壤;另若干無固定灌溉水源之超粘重土壤亦屬之。主要分布於嘉南西部麓山地帶的低平台地上,另於屏東春鎮郊外亦有小面積分布。台灣粘土之質地粘重,結持力緊密硬實,且多有明  顯之稜柱狀構造,耕性差。其生成背景是一種小規模「湖積」過程,亦是一種沖積運積方式。土壤性質差異大,利用上其排水性等物理性之改善是必要課題。

    15﹒鹽土: 土壤含量多,大多數作物生長明顯受限,土壤含鹽量達0.4%,或其飽和抽出液之電導度值達4mmhos/cm時,即可稱為鹽土。主要分布於西部平原沖積土的濱海部份,涵蓋海埔地和俗稱的鹽分地。其成土因位置濱海,地下滷水位高或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壤常受海浪、潮水之侵襲或颱風季節海水倒灌之淹沒,致土壤積累大量的可溶性鹽類之故。利用上除選耐鹽性高之作物外,一般須有防風設備,阻擋鹽風、鹽霧,再以淡水洗鹽,並須大力改善土壤品質,才可作一般農業使用。  

(二)土壤污染現況調查

     
    土壤為一切作物生長之基礎,具有生產上之功能外,尚有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之功能。透過土壤具有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等優良特性,自然界的元素如碳、氮、硫、磷等,經過上壤微生物的聚合、轉換、分解等作用完成循環,達到自然平衡。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質經過土壤之吸附、過濾、沉澱、氧化、還原等作用予以降解或移除,可見土壤對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之重要性。

    土壤之生產功能與生態功能間呈正相關,具有高生產力的土壤可負起更多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力量,因此,提高土壤生產力的耕作方法與防範土壤遭受污染破壞之重要性相等,是保護土壤環境之基本原則。

    為明了臺灣地區土壤污染情形,環保單位自民國72年起分二階段進行農田土 壤重金屬含量調查,並制訂「臺灣地區土壤重金屬含量標準與等級區分表(暫 定)」,作為調查資料評估之用。第一階段土壤重金屬污染概況調查於民國75年完成,第二階段調查工作於76年至79年完成,第二階段乃以第二階段調查中列為第四級至第五級地區作細密調查,其結果顯示,臺灣地區農田土壤重金屬含量列為暫定標準第四級地區約5萬公頃,列第五級地區約790公頃,此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之重點地區。由環保單位監測及管制取締污染源,農政機關檢測其生產之農產品,以確保農產品之食用安全。

  1. 野生動植物


(一)生物群落

1.高山寒原群系
2.亞高山針葉森林群系
3.冷溫帶山地針葉林群緒
4.暖溫帶山地針葉林群系
5.暖帶山地雨林群系
6.熱帶雨林群系
7.熱帶疏林群系

(二)主要陸域動植物

(三)魚類

       


本網頁最後維護日期1999/06/28